最近看了《天气之子》蓝光版,尽管新海诚的剧本依然呈现「刚好」诟病,唐突的手枪、刚好的救援、恰好的解决…许多的事件推进和设定略感出戏,但这能够追朔因果。从《你的名字》后开始转捩以往作品朝内部的探求,逐步朝外追寻更宏观的视野,《#言叶之庭》「万叶集」到《你的名字》「绳与时间」最后来到更宏观的「天空」–男女主角的联击来到了时间与空间延展,那是与世界的关系。
因为有更大的舞台和故事,无关紧要的细节抑被压缩,尽管这些「直接」会让剧本略感粗糙,同时削弱了「故事引导」或「情感连结」等,但新海诚作为一线的影像叙事人才,表现的方式不局限于文字的魅力,《天气之子》专注在音乐层次与精神表现,这也是该作品之所以评价极端—有些人庆幸搭乘了上昇气流,能在广阔的苍穹视野与情感共鸣,鸟瞰下,位于街道的人群汲营制式的剧本框架,这是景色的异同。
27日新海诚公布了两样消息,一个是电影在高潮处缺少的图层,将从BD蓝光补上东京市的背景;第二个是新海诚制作电影时依据的「剧本情绪线图」–根据主角帆高的视野所投射的情绪线,若有接触影视编剧类相关的朋友应该不陌生,通常有「跨越」、「反转」、「反弹」节点,他们对应了事件转折到心境的几种关系:
1.「跨越点」:不想进入→愿意进入。(被动服从和主动积极)
2.「反转点」:顺境到逆境的转折。(心中挫败与事件悲剧)
3.「反弹点」:低潮直奔顺境的上昇力量。(最强与最后的波纹)
4.「反弹点后」:顺境事件后的悲剧、代价,增加现实感与新情绪
从新海诚提出的架构上,和最后释出的电影有些许出入,而且许多高潮都是帆高的姆咪心动处男脸红,这种情绪真是意外的有效XD
若要仔细探讨该作品诉求,简而言之,这是一部从逃离、追逐与自由的作品,与天空的主题相衬。
主角帆高出场的脸部伤痕与回忆形象皆暗示了「逃离家」的动机,小说版本更明示了「家暴」。这个根本动力构筑他「逃离」的被动因,并与阳菜邂逅产生了「拯救」的主动因,这些追求动机最大的冲突呈现在「弱者的权势抗争」,那把手枪是力量的具现,代表着对抗警察与成人的勇气钥匙,而故事的高潮则与武器无关,如同「勇气是一种超能力」,拯救阳菜是一种纯粹的执着与精神,尽管他的代价是庞大的,是私人的,是任性的,但那又如何呢?
拯救后,回到地面,面对了现实,甚至东京市连续下了三年的雨,这些是「反弹点」的后续,也探讨了哲学上自由选择和责任关系,这些烦恼与迷惘曾困住帆高,直至三年后的重逢,那一眼瞬间便将烦恼一哄而散—
这个选择是正确的。谁在乎太阳会不会再次出现。
比起晴天我更想要你。